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回信精神,助力首都乡村振兴,浙江农林大学实践团在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团委书记张毅峰的带领下赴北京市平谷区参加2023“千人百村”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潘温慧、肖腾皓、金悠琪、吴娅玲一行于金海湖镇茅山后村、黑水湾村两地开展为期近一个月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上好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
7月13日,“千人百村”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于金海湖国际会展中心召开,实践团与随行指导老师张毅峰参与会议。
走实地,考察村貌晓村情
金海湖镇茅山后村的佛见喜梨种植业是村内支柱产业。与村书记马小勇、驻村第一书记李玉珍的交谈后,实践团走进村庄,爬上山丘,对当地梨树生长环境、生长特性等进行深入了解,实地考察村情村貌。实践途中,马小勇反复向实践团强调,“咱们千万不要做那些不切实际的事。咱做的事儿都是可以反复推敲,可以实现,摸得着、看得见的。”
同时,实践团去到村内定点建设北京农学院科技小院、博士农场,与北京农学院副教授任争光就生物防治等新型种植手段展开交流,了解到如何从树干表皮情况、佛见喜梨表皮褐斑情况等鉴别佛见喜梨常见的病虫害疾病以及改善措施。
金海湖镇黑水湾村特有的“淘金文化”获评北京市级非遗项目。为进一步了解非遗项目实际内涵,实践团一行人去到了金水湾生态教育基地。通过采访、问卷等形式,团队对黑水湾村民生福祉、综合改革等方面进行访谈调研。
与以王秋力为代表的村干部交谈后,实践团认识到,黑水湾村作为金海湖镇面积最大的村落之一,却缺少明显支柱产业。整村金矿关闭后,村落面临产业薄弱、转型困难等亟需解决的难题。
做采访,深入群众唤共鸣
“现在生活如何,平时是否有保障?”当实践团在黑水湾村公交站附近向当地村民提出这一问题时,受访的老人纷纷带着笑意感叹道:“如今的生活变好了,不愁吃不愁穿的,还是得感谢国家。”
在茅山后村,实践团走进村民种植基地,采访多位村先进种植户代表。对绿色果树日常种植方式及种植户家庭成员构成等基本情况做出了解。在访谈中,实践团成员了解到选取品种的试验过程,佛见喜梨的发源历史、种植成本、销售途径以及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进基层,协同干部办实事
走进茅山后村,实践团成员参与了茅山后村2023年第二次“民主日”活动。会议上,村内党员和村民代表对工作汇报、展望计划、财务公开等工作内容进行举手表决或无记名票决,使实践团成员切身体会到会议的严肃性、原则性和公正性。实践团同期参与茅山后村党支部会议,于会上接纳村内先进分子为预备党员。
为更加深入了解黑水湾村,实践团成员与黑水湾村村书记、两委干部一起参与村委会例会和网格日活动,了解了村委会例会的流程和网格员的日常工作内容,并亲身参与到工作中,与网格员一起进行村民基础数据的整理工作。让实践团成员明白了村内基层单位运行机制,感受到干部们是真真切切为村民办实事的,团结一致解决老百姓的琐碎难事。
齐助力,借助平台强力量
微视频是传播乡村故事、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短视频连接农产品和市场,连接乡村和城市,发挥着乡村经济与乡村产业的关键作用,有助于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成员围绕“建设美丽乡村”拍摄十余支视频,投稿多家外媒,多平台宣发,多角度、多维度地宣传美丽乡村建设,获青春浙江、首都文明网、金海湖小镇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
同时,实践团成员以“我在金海湖等您”为主题进行海报设计,从不同视角展现“世界休闲谷”, 使更多人看见金海湖、了解金海湖、走进金海湖,体验金海湖山水为伴的慢生活。
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才能深刻理解什么是实事求是、怎么去联系群众。未来,浙江农林大学实践团将以更坚定的信念和更饱满的热情,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